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中国中铁“开路先锋”卓越人物】张艳虹

来源: 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人们生活贫苦,技术落后,国民经济亟待改善。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71年走进国家电气化铁路建设大军中的张艳虹,成为铁道部电化局一处四段一分队女工班的一员。她随女工班辗转奋战在宝成线、襄渝线、石太线、风沙大线及茨坝站的电气化铁路建设现场,架起了一条条接触网。

  1975~1980年,在张艳虹担任工班长的5年多时间里,女工班由最初的20人扩大为30多人,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施工任务。

克服恐高勤修艺

  学艺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作为接触网工,立杆架线,爬高上杆是常态。然而张艳虹有恐高症,高空作业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别的姐妹们上铁塔身轻如燕,灵敏迅速。她上铁塔宛如熊抱,一点一点地往上挪。好不容易爬到位置,安装设备、材料、零件、承力索、导线涂油活时,不敢撒开手干活,经常弄得自己满脸、满身油污。作为工长,她不允许自己技不如人。为了克服恐高,她决定跟自己的恐惧正面较量。现场作业中,她抢着上铁塔、上线,怕什么,就练什么。勤学苦练,她慢慢练就了“蜘蛛侠”技术,在架线车、铁塔、接触网软硬横跨等高空位置上辗转腾挪、灵巧自如。在打软横跨斜拉线时,她的腕力小,站在软软的空中线索上剪不断4.0的铁线。她就上班练,下班练,直练到在高空作业时身体悬空状态下能够做到握钳线断为止。从此,对张艳虹来说高空作业再也不是个事儿了。她信手拈来,如履平地。

攻坚克难无所惧

  铁路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环境艰苦。1974年,宝成线电气化铁路建设开工。在宝成线王家坨站施工时,张艳虹带领女工班住的是离铁路仅5米远的帐篷、泥巴草棚房,卫生间是半山腰腾空架起的木板棚。

  每天出工,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张艳虹要背着馒头、咸菜,扛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工具,走十几里山路才能到施工现场。腕臂、横担、电缆等材料都是铁家伙,常常压得她头昏脑涨。挖基坑、打基础遭遇各种类型的困难。王家坨站的基坑是石头坑,一镐下去只见一个白点,挖坑好比蚂蚁啃骨头。成都站、茨垻站挖的基坑是水坑,一镐下去水流如注。有时候基坑塌陷,像一个大窟窿。无论多冷,她都坚持站在水里,在4米深的基坑里埋头苦干。在襄渝线大花果站的基坑开挖施工中,她们遇到地下水位高的地质情况。基坑开挖不到半米,水就冒上来,她开动脑筋,采取下挖一寸防护板打一寸的方式推进进度。

  高空作业不能戴草帽。夏天近40摄氏度的高温,张艳虹带领女工班顶着烈日干活。曾经白皙的脸庞一个个被太阳晒得黑红黑红,脸颊上留下了永久的两朵“红儿团”。隆冬,为了保证身手敏捷,高空作业时不能穿得太厚,她和女工们经常被冻得嘴唇发紫、瑟瑟发抖。 十八九岁的花样少女们,背砂石、扛水泥、挖基坑、爬铁塔、架导线,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同男工班一样战天斗地,无所畏惧。

完成任务零事故

  张艳虹任工班长的5年多时间里,是女工班承担施工任务量最多的时期。既有线施工,安全生产是个大问题。在带好女工们完成任务的同时,她时刻操心着大家的安全。70年代的成都东站,道岔密密麻麻,调车机频繁穿梭,是个较大的编组站。当年,缺少对讲机等设备,施工防护全靠人工防护。宝成线穿越山区,线路弯道多。施工时,火车转过弯道直逼眼前。张艳虹来不及下梯车,只得吊在接触线上,悬挂在半空中,静待列车通过。火车发动机的浓烟常喷得她满脸黑灰。为了加大安全防护力度,她带领女工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由此增加的工时就靠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抢回来。有时为了完成突击作业,女工班常连夜赶工,回到驻地时已是第二天清晨。从宝成线到石太线,多年多条既有线施工中,女工班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电气化铁路施工任务。

  张艳虹很细心,不仅关注生产安全,也关心工班里的每一位女工。安排工作时,她会照顾女工的身体状况,相应减轻她们的负重。生活中,女工间产生了矛盾,她会及时化解。工作中,她看图纸、配材料、备工具,竭尽所能地减少工友的工作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女工班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事迹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刊登了女工班的事迹和大幅照片,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纪录片《女接触网工》在全国放映。女工班先后荣获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铁道部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1978年、1979年,张艳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叶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