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在桥史馆温故

来源: 时间:2023年03月28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王帮琴  中铁大桥局四公司
  去年的一个秋天清晨,我刚到公司企业文化部办公室坐定,便接到与我长期保持联系的86岁退休老职工王方大老人打来的电话。老人说,孩子的舅佬爷来南京探亲,是否能带他来桥史馆转转。因公司桥史馆是由企业文化部负责管理,我便一口应承下来。
  距南京长江大桥北堡几百米远的公司,因建设南京长江大桥而成立。在公司内部有一个特别展馆,20世纪60年代存放枪支弹药库的两层小红楼被改建成为桥史馆,并于2018年9月30日在大桥铁路桥通车5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桥史馆占地面积虽然只有百余平方米,但里面存放的各种老物件却几乎都是由当年修建大桥的老工人自发捐赠,王方大就是其一,他将1960年、1962年获得的两份奖状捐给了桥史馆。
  几年来,公司桥史馆在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来参观的人很多,记得有一位老领导对我说,你们桥史馆最珍贵的捐赠品是什么,知道吗?在二楼生活馆内,老领导目光投向王方大老人的奖状,奖状模板极具时代特色,奖状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手写的,“独一无二,最有价值。”
  1959年9月14日,王方大22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从北京南口铁路工程学校桥隧专业毕业后,成为参建南京长江大桥的第一批建设者,从工程队实习生成长为技术员、分队技术主管。当时,经过不断实践,大桥基础采用了“沉井加管柱”施工方案,王方大先后参加了长31.7米预应力梁和直径3米、长7.5米、壁厚14厘米大型预应力管柱的试验、试制、制造生产,“我那会在修配厂上班,负责质量验收、进度跟踪,修配厂当时有铆工车间、车工车间……后来这些工种随着桥梁技术发展也都消失了”,王方大和同伴们一起每天三班倒,严格遵守执行三检制度和质量审查体系,大桥曾创造了万米不断桩的施工记录,最深单桩入土达46米,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能工巧匠实在是太多了,我真的很普通,不要过多渲染我。”岁月年轮飞速向前,从热血沸腾的艰苦岁月,到满头银发的新时代,王方大亲历了中国桥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像他这样的建设者,我们亲切地称为公司的“桥一代”。想起那段激情岁月,老人仍然忘不了自己曾写过的一首诗:大桥工人真自豪,走南闯北修大桥。风餐露宿做贡献,战天斗地献辛劳。
  企业文化部这几年因工作需要,我多次联系王老参加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宣传活动,老人每次都毫不犹豫答应。从2016年应邀参加南京长江大桥修复封桥仪式,到2018年参加大桥通车仪式,再到2019年1月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2018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大会……
  凡外出参加活动,王老身边总会带上沉沉的手拎袋,袋中《中国铁路桥梁史》和《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技术总结三本书,颇重,老人视它们为自己的传家宝,凡有活动便带上,又不让我帮忙,总是自己拎着,哪怕是多次到桥史馆来为青少年讲述建桥往事,他也会带着这几本书,谈得最多的,就是南京长江大桥。
  那天,两位老人仔细看过桥史馆的老物件,又在奖状前停留,舅佬爷说“咦,这不是你的名字嘛!”王方大笑笑,仿佛看的是别人的奖状,说的是别人的奋斗。从桥史馆出来,我带着他们俩绕公司大楼转了一圈,王老向孩子舅佬爷回忆公司刚成立时的平房模样,感慨时代的迅速发展、生活的今非昔比。
  不过半个多小时,两位老人便要回去,怕待久了影响大家上班。秋季仍然浓绿的梧桐树下,老人推着锃亮的“二六”自行车,目光矍铄。目送他们离开,返回桥史馆,我站在两张奖状前,忽然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也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