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女,中共党员,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至中铁工程设计咨询工作,历任中铁设计桥梁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任中铁设计副总工程师兼桥梁院总工程师,职称正高。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桥梁专业领域工作,先后主持了北京首都机场线、大兴国际机场线、京张高铁、隆叙铁路泸州公铁两用长江桥、多座转体及顶推施工复杂桥梁、铁路常用跨度桥梁通用图、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加固设计等工程设计项目。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卡脖子”工程,在墩顶转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梁、超高速低真空磁浮管道桥梁等领域积极主持和参与北京市、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等重大、重点科研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线2标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首次将整孔预制架设技术引入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之中,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作为专业负责人主持了京张高铁桥梁设计和 “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设计建成了当时国内外运营速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无砟轨道钢桥,获铁道学会科技一等奖(排名3)、国家铁路局优秀设计一等奖(排名2)、詹天佑特等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面对跨越繁忙交通干线、施工安全风险较大的实际需求,主持研发“桥梁墩顶转体技术”,发明了钢管混凝土转铰装置、墩顶转体系统和全套施工工艺,节省工程费用,大幅降低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获铁道学会科技一等奖(排名1)和国家发明专利银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内首条时速160公里轨道交通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桥梁设计,在工程中创新性地采用了公路、轨道交通、地方道路、地下管廊四层共构设计,提出了狭小空间条件下“三线四桥”集群式同步转体技术,开创了国内大跨度桥梁集群式转体的先河,获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排名1)。
在前沿科技领域,2018年开始带领技术团队开展设计速度1000km/h的超高速低真空磁浮管道桥梁研究,以此为依托建成了缩比试验线、两个真空试验平台和2公里全尺寸试验线。在已建成的405m缩比试验线上最高试验速度已达623km/h。2024年在已建成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桥梁全尺寸试验线上完成了国内首次超导航行试验。
先后获得铁道科技特、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级优秀设计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1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2项、詹天佑奖2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省部级工法1项,参编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多部行业标准。其本人也先后获评“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北京市“丰泽计划”拔尖人才、中国中铁专家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