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丨中铁八局蔡俊:守护地下钢铁巨龙 成就城市通达梦想

来源: 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1

  蔡俊,34岁,自参2009年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龙门吊、电瓶车、盾构机等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组装调试工作。从业15年来,蔡俊凭借刻苦钻研、踏实肯干的工作热情,从一名普通电工逐步成长为一名担当有为的专家型工人。期间,荣获中铁八局“工匠”称号,被股份公司授予“中国中铁技术标兵”、“中国中铁青年岗位技术标兵”等荣誉,并荣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成都工匠”等荣誉称号。

2

  钻研 门外汉变“蔡老师”

  2009年,刚毕业的蔡俊来到中铁八局成灌铁路项目部,任电工学徒一职,由此开启了他的电气维修生涯。实习期间,他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在短短三个月内,便实现了从初出茅庐时对工作的略知皮毛,到学懂架桥机和运梁车等大型工程设备电气原理的转变。仅仅半年,他已能独立完成900吨运架设备的电气安装调试工作。

  盾构机——穿越地下顽石的“钢铁巨龙”。一个偶然的机会,蔡俊听师父说起这样的高端装备,了解到盾构施工对技术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并且盾构设备电气维保人员非常紧缺,于是他便立下志向,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够熟练操作和维修盾构机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开始,他便从相对擅长的电气方面着手学习,得益于此前积累的电气工作经验,他在盾构维修技能方面进步飞速,并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了这个“庞然大物”的电气原理。在学习过程中,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天他在各类繁杂精密的电路图中游走,不厌其烦地做着测试,精准找出每个故障;夜晚埋头在各种书籍、图纸中补理论、找原理,只为攻克技术难题。为将学习到的盾构操作维修知识快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他先后参与成都、深圳、广州、青岛、大连和重庆地铁等多个项目的盾构施工工作。由于长期冲在解决设备故障的第一线,蔡俊练就了一身扎实的盾构维保技能,逐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被大家敬称为“蔡老师”。

3

  勤业 技能大赛展作为

  2016年,蔡俊第一次代表中铁八局参加股份公司盾构机械操作工技能大赛,由于发挥失常,自己所在团队仅获得了团体第7名,考试成绩与自己的参赛目标差距甚远。自责的同时他暗下决心,“如果还有机会参加大赛,自己一定要冲进前10名,团体一定要冲进前3名。”自此之后,蔡俊拿出了“卧薪尝胆”的决心,开始全面学习液压、机械、盾构操作、施工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盾构机上。同事们总是跟他开玩笑道,“蔡老师,盾构机要是个女生,早都被你追到手了”。为了在专业知识上更加精进,工作之余,蔡俊报读了西南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8年,通过集团公司内部选拔,蔡俊得到了参加中国技能大赛——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盾构项目决赛的机会,对于这次参赛机会,他倍加珍惜。比赛前夕,他常常复习资料到深夜,为了印证一个技术难题,在办公室和盾构施工现场来回跑,真正把盾构机当成了自己的“伴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积累和充分的赛前准备,蔡俊与城通公司其他3名选手代表集团公司参赛,取得了团体第2的优异成绩,刷新了集团公司在股份公司盾构技能大赛的排名纪录。蔡俊个人也取得青年组第4名的好成绩,被股份公司授予“中国中铁技术标兵”、“中国中铁青年岗位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4

  匠心 锐意进取再前行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作为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作为中铁八局城通公司电气工程、设备维修方面的优秀技术青年代表,蔡俊一直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和职业信仰。多年来,蔡俊在干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导师带徒和科技创新工作。作为集团公司“工匠”、“成都工匠”、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已累计带徒弟30余人,其中已有10余人成为一线业务骨干,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电气维保技术人才紧缺的压力。蔡俊还积极参与多项设备创新创效试验,如盾构机WEST模块、双轨梁红外控制、盾构机关键部件性能提升等,为企业节省费用数百万元,创造效益上千万元。其中,盾构机WEST模块研究获得国家专利,并被企业用于后续盾构设备的改造中。

?5

  蔡俊,从一名电工学徒到专家型工人,通过一次次的破茧成蝶,在企业提供的广阔舞台上,实现着自身的价值。未来,他将在学习和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继续将“劳模工匠”精神传承发扬,激励并带领更多的青年人才立足岗位、匠心筑梦,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