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银,男,汉族,198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8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中铁九局检测公司沈阳中心试验室试验员、高级技师。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一线,以高超的专业技能先后斩获中铁九局工程试验工技能大赛第一名、沈阳市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城建交通系统职工技能竞赛工程试验工技术大王、中国技能大赛中国中铁职业竞赛试验工大赛第二名等奖项,2023年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扎根基层一线 勇当检测试验领域的开路先锋
赵国银从毕业那年开始,就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检测试验工作,从一名见习生,逐渐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参加工作16年来,他先后参与了白阿铁路、绥延高速、田桓铁路、京雄城际铁路、沈阳地铁等重点工程的检测试验工作。工作中,他刻苦学习,不断从施工现场汲取养分,从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到验收、试验室人才梯队培养,试验室标准化体系运行管理到原料性能研究、混凝土质量控制,他都能够如数家珍,成为了行家里手。他不怕吃苦,哪里最艰苦,他就主动申请到哪里。2019年,他被抽调到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中国最西南的西藏地区建立试验室。在试验室建立的过程中,他与团队一起,克服高原缺氧、材料缺乏等不利因素,在最短时间内建好了试验室,第一个投入使用,创造了高原地区试验室建设方面的新速度。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第一时间参与现场质量问题排查,与团队一起,解决了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水养水纹问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隧道二衬混凝土色差等技术难题,先后完成高性能配合比设计300多项,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工程项目保驾护航,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
坚持开拓创新 勇当检测试验领域的创效先锋
赵国银把为项目服务和节能增效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参与项目课题攻关和检测创新工作,勇于探索创新,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通过调整碎石粒径、砂率以满足集料的密集配,使混凝土到达最佳集料组合状态,从而节省胶凝材料用量”的配合比设计思路,大大降低了混凝土成本。在高速铁路路基填料土工标准击实试验中,他结合现场经验,提出了经验法和标准法的有效结合,总结使用的“手握成团、落地不开花”的指导思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电缆检测工作中,他总结的电缆万能配合三步骤“壁纸刀-角磨机-一抽拉”并穿插结合使用壁纸刀、美工刀、管钳等辅助工具辅助的经验做法,将原来的3个人1个多小时制样时间缩短到单人5分钟,为试验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他先后完成了《关于落实粗细骨料计量转换的合理化建议》《关于优化试验检测方案节省检测费用和减少施工内业资料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粉煤灰、外加剂进场验收控制等试验检测新技术、小革新等8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700余万元。
做好“传帮带” 勇当检测试验领域的培优先锋
赵国银同志连续通过了5个专业的公路水运检测师考试,成为集团公司首个满专业职工。他先后涉猎了普通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铁路梁板场、房建项目等各专业的检测业务。尤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场混凝土质量施工调整、梁板场认证、检测资质认证方面,成为了试验技术专家。凭借出色的技能水平,他还入选铁路系统授课讲师,辽宁省公路水运检验检测机构评审专家。作为中铁九局的优秀导师,他利用“导师带徒”,先后带出20多名优秀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其中8人已经成为一线试验室的主任。作为公司技能大赛指导教师,他传授比赛经验、技能技巧,指导的李艳耸等10余名同志先后在省市级试验技能比武大赛中斩获佳绩,团队多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沈阳市技术能手”、“辽宁省技术能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部室先后荣获“辽宁省青年文明号”、“沈阳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辽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赵国银先后获得沈阳市技术标兵、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C类)、兴沈大工匠、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中国中铁工匠、全国技术能手、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筑工匠,2023年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工程检测试验领域的“专家型检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