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经营突围·价值跃升——写在中铁七局郑州公司获评2024年度中国中铁三级工程公司20强之际

来源: 时间:2025年11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2024年,中铁七局郑州公司在经营赛道上取得新突破,在企业管理上提质增效,在改革创新上为企业赋能,前不久获评2024年度中国中铁三级工程公司20强,三度跻身中国中铁“20强”。

  主动作为 经营破局

  2024年初的经营工作会上,一场围绕“破局突围”的头脑风暴激荡人心,“市场壁垒”“业态瓶颈”等字眼在与会人员的笔记本上圈了又圈。“要树立开放思维,不固守现有市场,积极拓展其他区域的优质项目,大胆探索新行业、新模式!”郑州公司领导班子的共识为全年经营工作指明了方向。

  向“新兴领域”发起进攻!为了抢占市场,郑州公司紧密跟进地方发展规划,提出“将经营目光投向‘地方需要、群众期盼’领域”的经营理念,相继斩获佛山市高明区富湾污水处理厂、汕尾市海丰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新业态项目,新签合同额达54.11亿元。“第二曲线”资质申报及业绩、人员配套等工作不断突破,中标项目类型愈发全面。

  在华南区域,一场场党建联建和企地共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图书捐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当地政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断扩大“经营朋友圈”。一年来,华南区域中标52.5亿元,湛江片区更是实现连续中标,真正做到“干一个项目、守一方市场”。

  这一年,郑州公司在站稳铁路、公路、房建等传统领域地位的同时,实现风电、污水处理、高标准农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新业态领域持续发力,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经营规模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连续三年站稳200亿元经营台阶。

  夯基固本 聚力攻坚

  郑州中欧班列项目月度产值突破2亿元,郑开城际提前5个月进入联调联试,郑州国际陆港铁路项目仅13个月顺利交付,雅叶高速、定临高速、日兰高铁等相继开通,13个重点项目如期履约,收获国铁集团、业主单位等表扬信函41件……这一个个耀眼成绩背后是郑州公司管理团队夯基固本、聚力攻坚的生动写照。

  在雪域高原,长达3.8公里的普巴隧道穿越9条区域性断裂带,洞内含有大量地下水,同时由于埋深大,岩层不稳定,开挖中时发“岩变”现象。来自四川德阳的爆破员罗建明苦笑道:“我从事隧道开挖20多年了,从未遇到这么复杂这么难干的隧道,岩石像子弹一样飞。”项目部采用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探水和超前探孔相互印证等方式,调整施工组织计划,不断改进初支施工方案,并建立与施工强度相匹配的安全措施。最终,隧道开挖安全平稳渡过80余次不良地质塌方和各类突泥涌水地质灾害,未发生安全伤亡事故。

  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比亚迪汽车的列车从新建郑州国际陆港铁路作业场站缓缓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这条铁路建设“先天性”工期紧张,项目部坚持“空间站满,时间占满,措施用满”的管理理念,开工即大干。项目部采用交叉作业方式,各工序紧凑搭接,形成流水线式工序衔接。在施工高峰期,项目开辟四十多个作业面,近千名工人同时施工,41家分包单位交叉作业,连续取得了两处连续刚构、一座特大桥、220片制架梁等关键施工节点的胜利。这条长23.9公里的专用铁路实现13个月通车,“变不可能为可能”。

  这是硕果累累的一年:获国家级安标工地1项、绿色工程5项;获省部级优质工程9项、安标工地10项、绿色工程5项;国铁项目下半年信用评价均在A级以上。

  改革创新 管理赋能

  “截至2024年上半年,郑州公司河南区域南邓高速项目、华南区域珠肇高铁6标项目减水剂合同进行了调整,综合降本67.5万元;河南区域旮旯王项目及周新庄项目钢材合同进行了调整,综合降本366.34万元。”这是物资管理部在“开源节流 提质增效”主题活动分析会上作的工作汇报。2024年,郑州公司深入开展大商务管理主题活动,设定7个主题月,细化47项指标,开展45次大商务管理讨论会,真正把降本增收创效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单位、每名员工。

  “获得河南省科技厅经费支持100万元!”消息传来,技术中心办公室里传来热烈的欢呼声。为了解决高铁预制箱梁核心构件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郑州公司联合河南省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发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核心构件智能制造系统,实现预制箱梁核心构件加工模块化、装配自动化、检测智能化,施工效率大幅提升,攻克高铁智能制造“卡脖子”技术难题。

  小构件厂内,智能化生产线的自动化率达到90%,劳动力强度降低80%,工效提升250%;智能梁场内,工人在控制台中输入焊接坐标,机器人焊接臂可实现360°旋转,施工时不仅能够很好地控制焊缝宽度、饱满度,还可节省人工2人,一套骨架节省时间60分钟。这一年,郑州公司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20项,成功立项各级科研课题21项,获政府和中国中铁科研经费各100万元,新增专利授权111项,省部级及以上优秀QC成果47项,形成工法40项。

  这一年,郑州公司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七抓七强七提升”工程,打造“高原红”“南国风”等特色基层党建品牌,深度融入项目生产管理全过程,有效促进了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以“高原红”党建品牌提升国有企业引领力研究》获“中国中铁党建思想政治研究一类成果”。对22个基层单位经理、支部书记职能进行相应调整,让党建和生产经营“拧成一股绳”。  (刘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