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上初三时的一天。当我把发表的处女作兴奋地拿给刚从地里锄草回来的母亲看时,母亲先是默默拿起那本中学生杂志,摩挲着上下左右翻动了几遍,然后欣慰地说:“念给妈听下!”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给母亲念自己的作品时,竟有些羞涩,有些结巴。尽管只上了不到一年学的母亲不明白字里行间的意思,但是,和我一起蹲在台阶上的她听得很认真很仔细,好像生怕漏掉了一个字音。等我念完后,空气有些宁静,过了会,母亲说了一句话:“什么时候给妈也写一点东西。”这句不经意的话,母亲说过可能就忘了,当时我也没有回答母亲。可是这句话从此便镌刻在了我的心中。
然而,每每我提起手中稚嫩的笔,想给母亲写点东西时,我又无以下笔。我的母亲,平凡而朴实,朴实而无奇,我该写你些什么呢?
是写当我小时候受了惊吓,在黑夜里,灰黄的灯光下,你把我搂在怀里轻拍着我的背,一声声地唤着我的名字,拍着我入睡吗?是写当我恶作剧踩死了邻居的菜秧,你重重落在我脸上的巴掌吗?是写父亲出去打工时,五六亩地的麦子你一个人弯着腰心急火燎地收割呢?还是写为了我上学的学费凑不齐,你和父亲吵了一架,然后装着没事的样子到村里给我借学费,回来后在深夜里压抑伤心的抽泣呢……母亲,难道我就写这些来抚慰你的心灵吗?可是,你告诉我,村里那一个爱自己孩子自己家庭的母亲不是这样呢?
那年,当我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走进城里的时候,母亲郑重地告诉我:“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站稳自己的脚跟;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金马驹子咱也不要。”我努力地点点头,上路了。故乡渐远,但是母亲的话我始终铭记心头。在大学里,有人因为贪图享受,自己手里没有钱,没有高档的手机时,便把罪恶的手伸向了黑暗的角落。但是,我没有。我厌恶、鄙弃那样的行为。当我第一次在大学的活动中获得表彰时,我从五楼宿舍飞快地跑向电话亭,想把这个当时在我看来非常棒的消息告诉母亲,但是,电话铃声响起时,我又突然挂了电话,不知怎么,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轻薄和浮躁。我想,母亲要的不是我的这一次表彰。我还要努力,用汗水换取更多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学会做一个人。这才是母亲想要的结果啊。
在城里,有时当我走过某个广场时,当我看见一伙中老年妇女摇着纸扇、扭着秧歌、打着太极时,我心里有着说不清莫名的酸楚。我不知道,侍弄着几亩地里庄稼的母亲,烈日当头,是否仍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锄头。但是,我知道,母亲,你有自己的骄傲。当城里的太太们牵着小狗在公园里悠闲地漫步时,你正给鸡舍里可爱的鸡喂着玉米粒,完了又笑着一边挠着肥壮的猪的脊背,一边往槽里添着用麸皮拌过的青草。当城里人侍弄着花花草草时,你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管着地里的庄稼和蔬菜。从春天开始,地里的庄稼便像赶集似的,一拨一拨地刺穿漆黑的土壤,争相向阳光敬礼。先是韭菜、菠菜,着急地冒出绿绿嫩嫩的芽儿,紧接着,西葫芦蹦出了火苗似的小黄花,玉米、土豆相继勇敢地刺穿土壤,麦子在几场雨后疯狂地发旺、变绿、攒着劲儿长个子,院子里的桃杏谢了春红,树枝头一夜间冒出了无数青青的小圆脑壳。当金黄的麦香弥漫着整个山野时,冬瓜披着绿衣、南瓜裹着黄巾、西红柿羞红了脸、茄子圆脸憋得紫黑、豆角的藤蔓缠绕着玉米碧绿俊俏的躯干,还有黄瓜、白菜、大豆、红薯……也争抢着赶趟儿。啊,母亲,此时,你辛劳的汗水浇灌出的果实,把你和乡村香甜的梦塞得满满当当。
2007年春节,大四毕业前夕,我的工作还没有确定下来,尽管我尽量使自己在家里表现得高兴一些,对于即将毕业后的去向似乎也充满了把握。但是,我眼神里的忧郁还是没能逃过母亲的眼睛。母亲鼓励和安慰我说:“男孩子要有男孩子的样子,不要遇到眼前的一点磕磕绊绊,就愁得不行,现在你快毕业了,应该高兴才是,日子总归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母亲的深沉慈爱的目光,我只有重拾勇气、鼓起信心。去学校的那一天早晨,天下起了小雪,母亲和父亲帮我提着行囊到村口等车的时候,村里人看见后,有些羡慕地说:送娃上学啊,该毕业了吧,工作了你们就能消停了。母亲高兴得大声说道:是啊,送娃上学!
等我登车在风雪中渐行渐远时,父亲和母亲依然固执地站立在村口的风雪中久久不愿离去。透过朦胧的车窗,在仓皇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我突然看见我的母亲和父亲像村前那株枯干的榆树般苍老。这时,我的泪水有一滴悄然挣破眼眶!
生活中我寡言木讷,假装坚强,内心深处却是敏感脆弱,在乎别人的心情胜过在乎自己的感受。自从参加工作后,母亲便时常嘱咐我家里不要操心,只管认真工作,站稳自己的脚跟,言语上不要伤人,和同事处好关系,不惹事,也不要怕事,心胸要开阔。在生活上,她时长嘱咐我吃饭要用一次性筷子,少喝酒,烟也最好永远不要抽,天凉了,买好一点暖和的衣服。我知道家里的生活与前几年相比尽管好了些,但依然苦焦。原以为自己参加了工作,凭着自己的薪水,就能让母亲过上舒心的日子,哪曾想,父母依然要不停地操劳。想至此,心中不禁黯然。但是,母亲那“总归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话语时常在我耳畔响起,激励着我鼓起信心,去为未来美好的生活打拼。 (史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