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用混凝土“写诗”的人

来源: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五月初的揭阳,阳光已初现锋芒。站在钢筋林立的工地上,防晒衣下沁出的汗水在脊背上蜿蜒成溪。我望着远处明晃晃的混凝土搅拌车,攥着相机的掌心微微发潮。

  “露姐,这边!”试验员小宋在钢筋堆垛间挥手。循声望去,五六名工人正在绑扎钢筋,黝黑的臂膀与银亮钢条交叠,在骄阳下构成流动的剪影。

  “小张记者又来采风啊。”浑厚的声音自基坑传来。抬头时,正撞见试验室主任成工攀着脚手架上来。深古铜色的面容上,眼尾笑纹如年轮般舒展,便是那顶褪色的安全帽,在他脸上烙下奇异的印记,帽带遮挡处,竟蜿蜒着月牙似的白痕。

  “这叫日晷。”他随手拨开汗湿的帽带,耳后赫然现出更鲜明的分界,“我们工程人的年轮。”年轻的小宋凑过来,新生代晒痕尚是浅淡的虚线;绑扎钢筋的施师傅干了二十年,整张脸已然被岁月皴染成水墨画,黑白交界的笔触遒劲分明。我突然意识到,往日写的“战高温、斗酷暑”的报道,那些铅字背后,是我从未真正理解过的分量。

  成工全名成帅,是局里新晋的试验管理标兵。再次见到时,他正俯身观测混凝土坍落度,后颈晒痕在正午阳光下犹如鎏金浮雕。安全帽内沿积着盐霜,随着他起身的动作簌簌洒落。

  这个被同事戏称“混凝土诗人”的男人,用十一年光阴在试验台与工地间写就长诗。台风天揣着泥浆样本回家观察的是他,在四十度料仓里连续蹲守八小时的是他,为盾构机穿越国道反复测算的也是他。当我们惊叹于毫米级沉降控制的神奇,他不过轻抚着仪器说:“数据不会说谎。”

  “哪有什么勋章。”听到我的比喻,他赧然转动着混凝土试块,“真要论功行赏,该给每滴被太阳蒸发的汗,每双磨破的劳保鞋,还有……”他忽然指向远处,塔吊正将晚霞切割成金红碎片,工人们的身影渐渐融进暮色,“这些永远追着工期跑的影子。”

  暮色渐浓时,成工又钻进基坑。我按下快门,取景框里,那道横亘面庞的晒痕宛如刻度,丈量着十一年春去秋来。忽然懂得,所谓建设者的勋章,原是时光与责任共同锻打的徽记——它不在表彰名单上,而在每个被安全帽带分割的清晨,在每道渗进混凝土的汗渍里,在千万劳动者夯筑的城市年轮中。(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