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推荐申报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公示

来源: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14年12月3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4〕47号)的要求,公司根据专家评议意见拟推荐《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建造技术》项目申报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现将该项目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如有异议,请于2015年1月9日前以书面形式(注明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向公司提出。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要求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姓名不能打印),公司对异议人身份和反映情况予以保密。

                    联系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设计部 刘建廷

                           电话:010-51878329 传真:010-51878782

                       通讯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9号 邮编:100039

                                     2014年12月30日



      项目名称: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建造技术

      推荐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桥涵工程技术领域,课题研究以广西南宁大桥工程为依托。该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建造关键技术,拓展了复杂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法,推动了我国桥梁创新从简单跨径增加向难度和景观创新转变;自主研发的空间曲面拱肋液压自爬模、大吨位索鞍长距离横移固定式缆索起重机、外倾式拱肋三维斜拉扣挂悬臂拼装、曲线钢箱梁吊装定位、缆索起重机电气集中控制等技术,推动了我国大跨径拱桥建造技术的发展。该成果已取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及省部级工法5项,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紧扣依托工程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成套建造技术。该研究成果已在南宁大桥工程成功应用,保证了大桥建设高效高质完成,节约成本2586万元,大桥各项性能指标优异,于2011年获建筑鲁班奖。研究成果进一步在成都红星路南延线府河大桥、成都世纪城路东延线府河大桥、贵州林织铁路纳界河大桥、南宁罗文大桥等工程中推广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作为项目依托工程南宁大桥的施工单位,全面负责本项目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组建了科研项目研究课题组,深入研究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的建造技术,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

     (2)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排名第二,作为项目依托工程南宁大桥的设计单位,在项目中起到技术负责和进行项目研究内容设置的作用,奖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中。

      (3)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三,负责组织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的总体策划和协调,主持重大方案研究及科研成果论证工作。

      (4)同济大学,排名第四,在项目中承担依托工程南宁大桥项目风险评估、结构抗震性能及防震措施、钢-混组合连接部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等工作。

      (5)西南交通大学,排名第五,在项目中承担依托工程南宁大桥风洞模型试验及全桥抗风性能研究。

      (6)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排名第六,作为项目依托工程南宁大桥施工任务承担单位,参与项目研究工作,并负责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推广应用情况

      研究成果成功地解决了世界首创的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的建造难题,取得了7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家及省部级工法,发表论文40余篇等自主知识产权。南宁大桥已于2009年9月21日按计划实现通车。经检测,大桥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工程质量优良,并于2011年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该研究成果不仅在广西南宁大桥工程建造过程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而且在林织线铁路纳界河大桥、南宁罗文大桥等工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建造技术获2014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利

曲线钢箱梁精确调整定位方法

中国

ZL200810148102.2

2010.9.15

第676074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王广钟、郜小群、卿三惠、张明书、李朝永、李友明

发明专利

外倾式钢箱拱肋节段姿态调整方法

中国

ZL200810148104.1

2011.3.16

第748243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万宗江、关清杰、郜小群、钱纪民、卿三惠、蒋光全

发明专利

组合式索塔

中国

ZL200810148064.0

2010.11.24

第702016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万宗江、关清杰、李朝永、卿三惠、林用祥、赵平

发明专利

一种钢帽定位方法

中国

ZL200810147936.1

2011.12.14

第880752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林用祥、马 斌、钱纪民、朱雄飞、李友明

发明专利

桥梁缆索吊装施工用吊具的吊装方法

中国

ZL200810148075.9

2012.2.29

第914724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郜小群、卿三惠、唐诚、王辉、林用祥、万宗江

发明专利

一种高早强、高保坍性、补偿收缩自密实C60混凝土

中国

ZL200810037118.6

2011.9.14

第838349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陈新红、万宗江、钱纪民、蒋光全、王 辉、钟世云、陈建大

发明专利

预应力管道防堵方法

中国

ZL200810147935.7

2010.9.1

第667351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马 斌、万宗江、卿三惠、谢卜均、张明书

实用新型专利

缆索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

中国

ZL200820223794.8

2009.11.18

第1308911号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郜小群、唐诚、蒋光全、吴玉龙、林用祥

实用新型专利

钢—混凝土结构连接构造

中国

ZL201020140941.2

2010.11.24

第1599255号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蒋劲松;刘振宇;庄卫林;谢邦珠;刘玉擎;王祖华;黎志忠;罗刚林;蒋建军;林智敏;李翀琛

实用新型专利

水平弯曲系杆构造

中国

ZL201020140945.0

2010.11.24

第1599257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蒋劲松;刘振宇;庄卫林;谢邦珠;刘玉擎;王祖华;黎志忠;罗刚林;蒋建军;林智敏;李翀琛

主要完成人

姓名

排名

技术职称

工作

单位

对本项目创造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郜小群

1

教授级高工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组织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桥总体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负责总体施工技术和实施性工艺方案研究。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100%, 发表论文《非对称外倾式钢肋拱桥关键施工技术》,是专利《曲线钢箱梁精确调整定位方法》、《外倾式钢箱拱肋节段姿态调整方法》、《桥梁缆索吊装施工用吊具的吊装方法》、《缆索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发明人。

刘辉

2

教授级高工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组织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的总体策划和协调,主持重大方案研究及科研成果论证工作,参与外倾式预应力混凝土拱肋液压爬模施工技术、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缆索吊装三维斜拉扣挂施工技术、外倾式预应力混凝土拱肋钢-混连接段施工技术、大跨径曲线钢箱梁吊装定位技术等研究工作。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50%。

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铁路工程,排名第54,证书编号2008- J-221-0-01-R54;

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遂渝线无砟轨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15,证书编号:2010- J-254-1-01-R15;

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排名第7,证书编号:2013- J-22102-1-01-R07

蒋劲松

3

教授级高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南宁大桥设计负责人,组织完成结构体系与构造研究、总体施工方案研究、结构仿真分析研究。参与拱肋液压爬模法施工技术、钢—混凝土连接段施工技术、钢箱拱缆索吊装三维斜拉扣挂施工技术等研究。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80%,发表8篇相关论文,是专利《钢—混凝土结构连接构造》、《水平弯曲系杆构造》的主要发明人。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成套技术,排名第6,证书编号:2009- J-221-2-07-R06

王广钟

4

教授级高工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南宁大桥施工负责人,全过程组织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的策划、管理和协调,负责外倾式预应力混凝土拱肋钢-混连接段施工技术、大跨径曲线钢箱梁吊装定位技术的研究。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80%,是专利《曲线钢箱梁精确调整定位方法》的主要发明人。

万宗江

5

高级工程师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南宁大桥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研究和施工技术的系统管理,主持申请并获得了5项施工工法及7项专利。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100%,是专利《组合式索塔》、《外倾式钢箱拱肋节段姿态调整方法》、《桥梁缆索吊装施工用吊具的吊装方法》、《一种高早强、高保坍性、补偿收缩自密实C60混凝土》、《预应力管道防堵方法》的主要发明人。

蒋光全

6

高级工程师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桥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综合信息化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80%,是《外倾式钢箱拱肋节段姿态调整方法》、《一种高早强、高保坍性、补偿收缩自密实C60混凝土》、《缆索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等专利技术的主要发明人。

庄卫林

7

教授级高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南宁大桥设计审定人,参与结构体系与构造研究、总体施工方案研究、结构仿真分析研究、钢-混凝土连接段施工技术、钢箱拱肋缆索吊装三维斜拉扣挂施工技术、结构体系转换技术等研究工作。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50%,发表《南宁大桥的技术创新》等相关论文,是专利《钢—混凝土结构连接构造》、《水平弯曲系杆构造》的主要发明人。

刘振宇

8

高级工程师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南宁大桥第二设计负责人,参与结构体系与构造研究、总体施工方案研究、结构仿真分析研究、钢箱拱缆索吊装三维斜拉扣挂施工技术、结构体系转换技术等研究。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80%,发表《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动力特性研究》、《南宁大桥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等5篇相关论文,是专利《钢—混凝土结构连接构造》、《水平弯曲系杆构造》的主要发明人。

李朝永

9

教授级高工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参与新型水中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外倾式预应力混凝土拱肋液压爬模施工技术、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缆索吊装三维斜拉扣挂施工技术等研究工作。在该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100%,发表多篇论文,是专利《曲线钢箱梁精确调整定位方法》、《组合式索塔》的主要发明者。

李友明

10

教授级高工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技术专家,全过程参与项目关键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审查工作,并组织工法、专利申报。主持拱梁起吊过程中索力受力分析和方案优化,参与外倾式钢箱拱斜拉扣挂拼装、合龙及线形及内力控制、吊扣合一组合式钢索塔等关键技术研究。是发明专利《曲线钢箱梁精确调整定位方法》、《一种钢帽定位方法》的主要发明人。本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