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 4月28日,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66个、全国工人先锋号956个。其中,中国中铁有1个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4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10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铁建工北京2022年冬奥会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部作为获奖代表在全国“五一”表彰大会上领奖并发言。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工人先锋号(14个)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一标段项目经理部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工程分公司第二运输段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科学大道一期EPC项目经理部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磨万铁路第Ⅰ标项目经理部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盾构分公司“蛟龙”掘进班
中铁八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供电一项目部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施工8标项目部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路桥分公司预制梁台座法试验班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盾构掘进班组
中铁电气化(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中心
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部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柳州市凤凰岭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预制构件智能生产线项目团队
中铁贵州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
胡 彬,42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中铁二局新运公司磨万铁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兼项目经理。工作以来,先后参与榆神公路、林织铁路、老挝磨万铁路、尼日利亚铁路等建设,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老挝磨万铁路建设中,征战海外,攻坚克难,广泛组织“大干100天”“保开通大决战”等劳动竞赛,带领团队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全面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并创造技术和管理多项第一,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卓越功勋。积极参与老挝“阿速坡”抢险救援,增进了中老友谊。项目受到老挝领导人的多次赞扬。先后获得中国中铁劳动模范、全国火车头奖章、中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 帅,33岁,中共党员,工程师,中铁二局电务公司洛阳地铁2号线机电03标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兼项目经理。9年来,先后参与成都、昆明、北京、洛阳等城市地铁和市政工程建设,他把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践行到施工一线,脚踏实地潜精研思,很快成长为电务技术骨干和项目管理人才,成功申请4项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首次任职洛阳地铁1号线项目经理便获得业主认可,各项履约考评中均排名第一,项目实现20%的盈利率,助力公司再次中标洛阳地铁2号线项目工程,本人也成为业主点名要求继续任职的年轻项目经理。先后获得中铁二局劳动模范、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陈 航,31岁,高级工,中铁四局四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电焊工。13年来,他坚守一线,刻苦钻研焊接技术,凭着自身顽强的毅力,在徐连高铁建设中,大胆采用拼接定位焊接,保证了所有焊缝段与设计线路横、纵轴线一致,焊缝100%合格。他带领班组在南沿江铁路、昌景黄铁路等连续梁挂篮制造、预制梁模板加工等方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先后攻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焊接技术、铁路营业线焊接安全防护等10余项高铁工程焊接工艺难题。参建的合福铁路、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连徐铁路均获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先后获得安徽省重点工程农民工(电焊工)岗位技能竞赛一等奖、江苏省铁路重点工程电焊工岗位技能竞赛二等奖、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杰胜,44岁,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中铁四局一公司副总工程师。作为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履职工程测量岗位28年来,专心计较“毫厘之差”,创造了1000余公里的桥梁、隧道,20余座大型试车场精密测量的零差错。曾带领团队获得7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小组”“中国中铁明星师徒”等荣誉。在高铁、试车场和数字化测量等领域,运用“逆向工程”思维进行多项技术创新,取得了10余项国内领先技术,为企业节本创效2000万元以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项,国际专利2项,先后获得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 磊,34岁,中共党员,工程师,中铁六局丰桥桥梁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项目经理。工作10余年来,他一直扎根施工生产一线,先后参与了津秦客专、邯黄铁路、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西南环、商合杭高铁、宣绩高铁等重点铁路项目建设。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勇拼搏、讲实干、率先垂范做榜样,精益求精勤钻研,获得多项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山西省省部级工法、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创新成果奖等。先后获得安徽省合杭高铁合湖段联调联试先进个人、中国中铁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艾江临,43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中铁八局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8标段项目经理。工作28年来,他一直扎根现场、任劳任怨,先后从事过铁路、公路、市政、地铁等工程建设,锤炼了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他围绕“抓形象、抓进度、保质量、保安全、出效益、出人才”的思路,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确保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带领团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次参与贵阳市抢险任务,树立了中国中铁良好的社会信誉。他领衔的艾江临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取得国家级专利4项、贵州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先后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建设工匠、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肖世波,42岁,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中铁大桥局新能源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他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扑在现场,从西南边陲到东南沿海,从桥上到海上,始终坚守质量,精益求精,践行大国工匠精神,成为彰显家国情怀的建桥楷模。他在参加港珠澳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工程建设中,克服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创下多项桥梁施工纪录,为桥梁技术创新、桥梁人才培养、桥梁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逐梦深海、点亮未来,带领全局风电项目诚信履约,进一步巩固了大桥局在海上风电施工行业的领军地位,为积极推动新能源事业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大桥力量。先后获得中国中铁优秀项目经理、火车头奖章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治国,54岁,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局)党工委书记、常务副主任。工作36年以来,他一直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技术工作,先后参加铁路隧道、地铁隧道、海底隧道、引水隧道等重难点项目的施工、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和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家精神”。先后荣获第六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青年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铁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国家级工法1项,参编国家规范2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5本。先后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 刚,56岁,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中铁二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他精准发力强党建,坚持党建“主阵地”,种好党建“责任田”,全面推进各项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创新实干抓生产,积极主动开展经营工作,强化督导检查,分管区域多次获业主单位表扬,公司获评多项先进。有力推动了世纪性战略工程川藏铁路、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成渝双城经济圈标志性工程成渝中线高铁等国家重难点工程建设。他贴心暖心建家园,创新性提出“13588”工会工作方略,开创了中铁二院工运事业蓬勃向上发展新局面。他恪守初心显担当,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先后获得中国中铁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工会工作者、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立天,57岁,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中铁六院电气化院首席专家、副总经理,中铁六院副总工程师。36年来,他主持完成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国内30多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咨询服务,主持香港西部铁路、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等设计项目,率先引领中国技术“走出去”。主创研发的接触网导线,支撑实现了时速486公里的世界最高运营试验速度。主持完善了我国地铁供电系统的设计理论体系;首创接触网系统雷电防护机理技术标准;主持地铁柔性、刚性、钢铝复合轨、直线电机牵引、独轨牵引网系统国产化并填补国内空白。获发明专利18项,编写国家标准10项。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荣誉。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恭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