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讯 11月6日,中国中铁旗下中铁三局、中铁二院、中铁科研院等单位参建的兰张三四线铁路新乌鞘岭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通车奠定了关键基础。
新乌鞘岭隧道贯通
新乌鞘岭隧道是我国第一座越岭选线中利用既有斜井施工的隧道、兰张三四线铁路控制性工程和重难点工程、一级高风险隧道,全长17.125公里,设计为双线隧道、时速250公里,最大埋深940米。隧道位于祁连山支脉,兰武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东侧,隧道地质复杂,施工存在穿越断层岩体破碎带、岩体容易变形收缩、长距离通风等难题,2019年6月份开工。
乌鞘岭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高寒缺氧、空气稀薄,主峰海拔3562米,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断裂带多,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1952年,兰新铁路开工兴建。限于当时施工技术能力,该线使用展线设计降低坡度提高列车爬坡能力,老一辈铁路人凭借极其简陋的施工机具,在严酷的环境中建设了由7座单线隧道构成乌鞘岭隧道群,时速仅50公里。随着经济发展,乌鞘岭成为制约兰新铁路运能提升的“瓶颈”。2003年,中国中铁多家单位承建的时速120公里的兰新铁路兰州西至武威南段增建复线乌鞘岭特长隧道开建。2006年3月,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长隧”、全长20.05公里、时速120公里的乌鞘岭隧道正式通车。
三代乌鞘岭隧道,从简陋的施工机具到全套隧道施工机械化工装设备、多项智能技术应用,改变的不仅是作业环境,也见证了祖国从百业待兴到繁荣富强的一点一滴,见证了一代代铁路人以“开路先锋”的精神,不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为祖国筑国脉的光辉历程。
兰张三四线铁路贯通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大项目。线路建成后,将成为兰州至新疆方向继兰新高铁之后的第二条高铁通道,对进一步完善甘肃省西部地区高速铁路网布局、促进甘肃省河西走廊快速客运通道形成、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杨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