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 6月6日,在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同饮一江水、共护两座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在南京和武汉同步举办并全网直播。中国中铁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执行董事王士奇,湖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高建舟,江苏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顾俊出席活动并致辞。
王士奇在致辞中表示,70年来,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走出来的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从一江水起步,自力更生、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培育并持续擦亮着“中国桥梁”这张亮丽名片。此次活动将大家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带回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指出,要进一步强化“企地合作”开发模式,让沉睡在库房里的档案“活”起来,努力实现新时代档案工作保管好、利用好、记录好、留存好“四个好”以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两个服务”的目标要求。
本次活动采取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现场采访、“兰台桥思”故事会、参观长江大桥展览等形式,直播连线、跨省互动,透过档案视角,追溯七十载建桥记忆,展示大桥建设成就,共话“同饮一江水、共护两座桥”的武汉、南京城市情谊。
活动期间,湖北省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武汉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和中铁大桥局等5个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了馆藏长江大桥数字档案共享开发利用备忘录。
在武汉活动现场,东湖宾馆毛泽东故居陈列馆讲解员深情讲述了毛主席视察武汉为长江大桥选址的故事,1957年参加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的少先队员代表回顾了当时的盛况,中国铁路武汉局桥工段员工分享了近70年来一代又一代养桥工人养护维修桥梁的历程,护桥部队官兵介绍了用最高标准、最佳形象、最严要求守卫武汉长江大桥的情况。来自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的桥梁专家从专业角度介绍了两座大桥在中国建桥史上的重要作用。湖北、江苏老中青三代大桥人讲述了当年建桥、修建内陆大桥到跨海大桥、修建国内大桥到海外大桥的故事。湖北省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有关专家分享了馆藏档案中有关两座长江大桥的故事。来自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的学生代表现场分享了参观大桥活动的感受,大家纷纷表示为中国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也真切感受到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同时,为提升活动的公众参与度,湖北省、江苏省、武汉市、南京市等4个综合档案馆及中铁大桥局等单位同步开展了《我与长江大桥》档案、故事征集活动,向市民征集与长江大桥有关的老物件、老照片、宣传画报、短视频等相关资料,丰富和完善长江大桥档案。
据悉,国际档案日期间,湖北省档案系统还将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省少先队员举办“红领巾读档人”活动,发动各地区各单位档案部门开展“红色讲堂”、“档案馆开放日”、档案展览展示、线上直播、修复体验等活动。
近年来,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档案相继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用档案讲好党领导下建设中国桥梁的故事,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强化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本次主题活动由江苏省档案局、湖北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中国中铁联合主办,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档案馆、武汉市委机要保密和档案局、武汉市档案馆、中铁大桥局承办,中国铁路武汉局、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和四公司协办,共约200人参加。
活动在湖北日报客户端、微博、视频号及中铁大桥局视频号、抖音号直播,观看量超过66.2万人次,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一批关于两座大桥的珍贵档案,也邀请了许多和大桥相关的见证者、参与者讲述档案故事,从建造、守护两座大桥的故事中,感悟长江大桥带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用档案记录伟大奋斗历程。
(丁傲岸 袁作军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