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3日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150+74)米钢混梁最后一段梁,完成23‰至15‰大纵坡下坡驮运施工,以毫米级精度安全跨越3股铁道线路,精准到达预定位置后,4月15日这段长50米、重378吨的钢箱梁成功落梁合龙,昌九高铁庐山枢纽桥梁群跨公路跨铁路等25处特殊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中国中铁旗下中铁一局承建的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150+74)米钢混梁采用“先悬浇,再转体,后驮运”的施工工艺,此次驮运施工的是钢混梁分为5段制造、运输。施工中,项目部在邻近桥墩的箱梁上搭建拼装平台,采用16台驮运小车组成“运输矩阵”,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一次性完成了54米的过孔作业。
在此次落梁合龙施工中,项目部创新采用“吊架与导梁一体化设计+PLC同步连续千斤顶落梁”技术,分别在4月14日和15日6:30-8:30两个天窗点时间内,使用4台连续千斤顶,以6米/小时的下落速度,用时35分钟和40分钟将钢箱梁同步下落3.5米和4.05米到达设计位置。
面对上跨京九铁路上下行正线和武九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的复杂施工环境,项目部施工前组织30余次方案推演和涉铁施工专项演练,为正式施工做足准备;施工中实行“一机一监控”,并由技术骨干定点指挥16台驮运设备协同作业,确保过程安全可控。同时,采用BIM技术对钢箱梁位移偏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横向误差≤2毫米、高程误差≤3毫米,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
据了解,“昌九高铁庐山枢纽桥梁群”是指昌九高铁自庐山站引出后跨越或邻近营业线的6座桥梁,这些桥梁先后11次跨越营业线、2次跨越新建联络线,115个墩台邻近营业线,包含了悬臂浇筑、支架现浇、转体、顶推、钢盖梁整体吊装、异形钢构等多种特殊结构形式,覆盖营业线范围大、工序转换频繁、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昌九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港高铁与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福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对于江西省打造昌九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康 孟玥 乔锦涛 黄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