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上投青岛地铁5号线项目经理部联合中铁四局青岛地铁5号线土建二标段02工区项目部等单位研发的板类混凝土自动化振捣机器人在地铁建设中投入应用,以智能化手段为行业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混凝土振捣作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安全风险高等痛点。且人工振捣易导致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甚至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增加后期维护成本。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研发团队在侧墙智能振捣技术基础上,成功推出这款多功能振捣机器人。该机器人具备参数智能设定功能,可精准调节振捣时间、深度、频率及振幅,实现自动行走、转向与振捣,彻底避免人工漏振问题。
中铁四局项目部率先在青岛地铁5号线延安二路站、延昌区间、昌乐路站应用该设备,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机器人顺利完成的仰拱混凝土,初验评价均满足建设单位A级标准,展现了优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该机器人兼具智能化与轻量化特性,配备可视大屏,支持远程操控、5G互联及云数据管理功能,实现施工全程可视化监控,仅需1人遥控操作。其采用新能源锂电池供电,续航能力达4小时,具备零污染和低噪声优势,确保持续施工能力。设备运用微积分算法,通过仿真建模设定振捣时间、深度、行走速度及间距等关键参数。在应用场景方面,适用于房屋建设与市政工程等多种施工环境,并通过5G网络接入智慧工地平台,实时上传振捣数据,为质量追溯与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