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0月21日,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四局承建的黑龙江省嫩江市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工。
该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市,工程范围涉及涵盖6个村镇26万亩农田,围绕农田淹涝、水土流失、侵蚀土地等影响粮食产量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建设过程中,中铁四局项目团队以“技术破冰”为导向,首创“冻土活化施工法”,在极寒环境中应用生态合金蜂巢格室固化边坡技术,使土地流失严重的地块实现“固土+保水+增肥”三重治理,让黑土地重获生机;引入“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通过BIM建模预演47种施工场景,运用装配式模块化施工将护坡工期压缩60%,实现“工序零窝工、质量零缺陷”。与此同时,项目部建设农田道路193公里、水利设施116座,构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格局,为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奠定基础。

面对工期与农时协调的特殊挑战,8个月的建设周期恰好覆盖大豆和玉米的完整生长周期。项目部深入调研,精准掌握当地农业生产节奏,采用分阶段、差异化的施工策略:在播种前期和收获季后集中力量建设田间道路,打通施工运输通道;待气温回暖后,重点推进沟渠治理和构筑物建设。在“秋冬大会战”的关键期,项目部党支部联合当地村党支部开展“保耕助农”行动,协调收割机300台次抢收作物2.4万亩,推动工程建设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双促进。
据悉,该项目的建成,将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有效促进嫩江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产量提升,推动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吴义勇 唐雨卉 王蓉 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