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外交部点赞!中铁隧道局承建的这条隧道连接中乌友谊

卡姆奇克隧道入选“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1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北京讯  8月17日,中国中铁隧道局承建的“一带一路”上的“总统一号工程”——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至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入选“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官方微博转发了相关信息,引起广泛关注。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从中国共产党灿若繁星的历史长卷中选择100个故事,用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对外交往中一些精彩难忘的瞬间,追寻共产党人当年的光荣与梦想、伟大与辉煌。活动得到外交部官方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全程关注转发,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安帕铁路隧道穿越山区,横亘中亚,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一条铁路隧道,是中乌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成果,也是丝绸之路重要国际运输走廊中国—中亚—欧洲的组成部分。主隧道卡姆奇克隧道长19.2千米,长度在乌兹别克斯坦乃至中亚排名第一,是世界隧道建造史上的奇迹,是乌兹别克斯坦 “总统一号工程”。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和乌兹别克斯坦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在塔什干共同出席“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通车视频连线活动。

  

  ▲2016年6月22日,第一趟列车缓缓驶过卡姆奇克隧道。

  从2013年9月5日鸣放进洞第一炮正式开挖,到2016年2月25日全隧贯通,建设者们用900天成就了火车900秒穿行大山的奇迹。

  令人惊叹的速度背后,是难以想象的修建难度和中乌建设者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隧道总共经过7个不同的地质断层,建设期间仅中等强度以上的岩爆就达3000多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岩爆坍塌量近2000立方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也带来了沉重心理负担。每年冬季施工期长达5个月,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3摄氏度,洞外极易发生雪崩,但工期却没有耽误一天。面对艰苦施工环境和恶劣自然条件,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召开跨国会议、进行灾害会诊、制订专项方案、开展科研攻关,采用中国技术、按照中国标准、创造中国速度,让重山变坦途。

  

  ▲隧道贯通,中乌两国建设者相拥欢呼。

  这条隧道是中乌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新纽带。乌兹别克斯坦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在2016年新年贺辞和1月举行的经济形势内阁会议中,高度评价卡姆奇克隧道和中国建设者。隧道建设不仅受到乌方高层重点关注,还得到当地人民拥护支持。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中国中铁隧道局大量聘用当地员工,促进就业。曾为隧道项目开车的嘉哼,两年半时间竟然练成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用隧道工作的收入孝敬父母、供弟弟上大学,成了全家的经济支柱。“如果中国还有新的项目需要招人,我一定报名。”嘉哼向采访他的中国记者说道。像嘉哼这样的乌方建设者在项目中还有许多,成为项目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相信中乌友谊也会随着隧道的作用发挥而日益深化。

  

  ▲乌国人民现场欢庆卡姆奇克隧道通车。

  这条隧道是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示范性项目。对于当地民众来说,原来从塔什干到费尔干纳需要绕道他国,绕行150公里,现在只需3小时即可抵达,较之前节省6小时,极大促进了乌铁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6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乌兹别克斯坦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在塔什干共同出席“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通车视频连线活动,对隧道通车表示祝贺。在两国高度重视和世界广泛关注下,中乌人民在这条隧道上书写了故事、创造了奇迹、传播了友谊,让“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世界。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大国,中亚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具备历史传统优势、地缘文化优势、政治法律优势,得到各国人民广泛支持和赞同。“知者善谋,不如当时。”中国中铁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同中亚各国的合作共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同中亚国家延续千年的友谊将会绽放更加绚丽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