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资源生产数据统计出炉,所属华刚矿业、鹿鸣矿业、新鑫公司、绿纱矿业、MKM矿业等“五大矿山”捷报频传,一季度选矿处理量完成季度计划的110.02%,阴极铜、钼、钴、铅、银、锌等主要金属产量均超计划完成,以“五大矿山”全部实现生产“开门红”的姿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华刚矿业产区
“提质效”增强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中铁资源致力于在“提质”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基础管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工作,努力在生产全过程上精耕细作,发展全链条上精益求精,技术全链条上精雕细刻,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
不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深入推进生产效率变革,从工艺源头和作业班组推行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管理,促进生产良性循环,全面提升生产管理质量。华刚矿业从稳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出发,坚持均衡供矿、精准配矿,及时调整选矿系统分铜方案,优化工艺流程,调整浸出搅浸量,提高铜钴回收率,确保全系统生产持续稳定运行。
图为华刚矿业选冶厂区
牢固树立质量品牌意识,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过程控制,加强检验检测,全面提升金属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赢得了市场信任。旗下新鑫公司根据入选矿石变化,及时调整好磨矿浓度、细度,严格按照选矿药剂制度添加药剂用量,金属回收率不断提升。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双碳”目标,不断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升环保工作质量,所属鹿鸣矿业已具备申办国家绿色矿山条件。新鑫公司承建的充填系统建设工程,目前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后将成为蒙古国首个井工矿山充填采矿系统,率先实现绿色、环保、无废开采。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破解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科研课题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MKM矿业针对雨季钴浓度持续降低的现状,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了现有设备配置,钴溶液处理量提升了10%-15%,有效促进了钴回收。
绿纱矿业填平补齐系统
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质量,深化“管”“监”系统责任落实,加强尾矿库、高边坡等重点领域风险源、风险点安全管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绿纱矿业“填平补齐”项目投产运行,氧化矿年处理能力提高了65万吨。
“创效益”提升高质量发展“生命力”
中铁资源紧紧围绕“创效”做文章,用好提质增效“倍增器”,落实价值创造全环节责任,确保企业效益“颗粒归仓”。以深化企业改革创效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构建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员工收入分配机制,激活员工自觉增收创效的“一池春水”。
鹿鸣矿业产区
坚持以强化成本管控创效,通过以价值链为核心的全环节管控,实现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考核、改进的全闭环管理,并聚焦构建大商务管理体系,贯通穿透各管理环节,确保实现实干、精管、细算、足收的目标。所属鹿鸣矿业通过综合分析辨识产品品位、块度、硬度系数及耐磨性等矿性,并根据生产需求及时调整供配矿指令,从生产源头为矿量处理与达标稳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对国际矿业市场变化,抓住市场最佳窗口期,指导矿山企业把控好生产节奏,优化长单、择机短单,以优化市场营销创效。绿纱矿业根据矿石来料变化波动,优化调整生产设备参数,提高矿石适应能力,全面提高设备生产台效,较去年全年平均小时处理量提升13%,保证了达标稳产。
MKM 公司邀请医务人员为刚果籍员工家属诊治疾病
针对境外矿山企业易受驻在国政治、经济、安全、法律环境变化影响的特点,中铁资源以促进稳健经营创效,加紧与相关股东、当地政府高层沟通联系,实施稳健经营,打造“利益共享、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最大限度的化解海外经营风险。华刚矿业克服境外疫情不利影响,全面推进二期建设,项目达产后,产能扩大近一倍。商贸物流、地质勘探等“两翼”企业,围绕矿山生产,高质量完成物资设备保供、技术咨询服务、工程服务及地质勘查等工作,有力地保障了五大矿山扩能增产的生产建设需要。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