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果(金)的加丹加高原上,一条弧形铜钴富矿带,从东南向西北蜿蜒横贯。在这片被誉为“世界原料仓库”的矿藏秘境中,华刚矿业的十七载耕耘将中国企业的矿业与基建智慧与非洲大地的资源禀赋深深熔铸。从2008年星光点点的拓荒起步,到如今成长为熠熠生辉的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山;从阴极铜生产技术科研成果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硬核底气,到成功注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品牌赢得国际认可——这个由中国中铁、中国电建、浙江华友钴业、刚果(金)矿业总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中方企业共持股68%),正把“中国技术”的创新基因与“合作共赢”的人文情怀,细细镌刻进每块阴极铜的肌理,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矗立起矿业合作的“金色丰碑”。
非洲矿山建设的“中国速度”与“中国技术”
华刚铜钴矿位于刚果(金)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由6个矿段组成,项目启动初期面临着电力短缺、物资匮乏等多重挑战。华刚矿业的建设者们以无畏担当和卓越实力,在这里书写了非洲矿山建设“中国速度”与“中国技术”的传奇。
2013年4月,华刚矿业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中国中铁等建筑央企在基建领域的专业能力、技术实力,将世界前沿水平的现代科技与矿业开发生产体系深度融合,采用了8大项建筑业新型技术和16项绿色施工技术,仅用两年多时间,一个国际一流的矿山生产线初具规模,2016年全面实现达产达标。这一速度让国内外行业专家惊叹不已,纷纷称赞华刚矿业创造了非洲矿山建设的“中国速度”。这份成绩单分量十足,华刚矿业一期工程不仅获评中国中铁“十大海外典范工程”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中铁典范工程”,更摘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一殊荣。
“中国速度”的奇迹并未止步。2020年5月,华刚矿业二期工程破土动工,仅用11个月就完成主干系统建设。2021年6月30日,首批阴极铜成功产出,非洲矿山建设的“中国速度”再次刷新,并再度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如今,踏入华刚矿业厂区,呈现眼前的是3条现代化生产线横贯其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庞大的球磨机如同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在轰鸣声中高速运转。电积车间内,全自动行车精准穿梭,机械臂灵活挥舞,阴极铜的定位、起吊、剥片、打包等一系列操作都在高度自动化的流程中高效完成。
2024年8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康义在调研考察时,对华刚矿业的生产工艺赞叹不已:“你们二期的硫化铜精矿富氧焙烧浸出后直接电积生产阴极铜的工艺,阴极铜A级率超90%,成本却仅为传统工艺的70%,实在令人惊叹!”
“我们这项生产工艺,在非洲铜钴矿湿法冶炼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对于处理同类型铜精矿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华刚矿业总工程师陈兴海说,他们的这项科研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推动了中国和非洲氧化矿选矿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发展。
星光不问赶路人。短短数年间,华刚矿业以难以想象的“中国速度”,在物资条件有限的刚果(金),按照中国技术标准建立了集采、选、冶和焙烧制酸、水利、发电于一体的现代化矿业生产全产业链。如今,这里每年采选矿总规模达900多万吨,阴极铜产量约达25万吨。
成功注册伦敦金属交易所品牌赢得国际认可
“看,这就是我们叩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华刚矿业试验检测中心主任刘杰双手捧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认证证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2023年9月,当华刚矿业“SCM”品牌阴极铜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认证的喜讯传回时,原本喧嚣的车间瞬间更加沸腾——当地员工放下手中的检测量具,踩着欢快的鼓点跳起传统舞蹈。这枚刚果(金)首个中资企业获得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品牌认证,让每一块烙印华刚标识的A级阴极铜,从此拥有了通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护照”。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是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其每天公布的价格被视为金属现货合同定价的重要依据。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品牌,标志着华刚矿业生产的A级阴极铜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推动产品成功迈向国际高端市场。
这份沉甸甸的国际认可,源于全链条、全周期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生产总监、总调度长黄荣伟指着矿区电子屏上跳动的实时数据介绍:“我们给15类矿石建立‘专属档案’精准选别,从源头把好质量关。”选矿车间里,墨绿色矿浆在浮选槽中翻腾,技术人员紧盯监测仪表,实时调整药剂配比与工艺参数,确保了回收率稳居行业前列。冶炼车间内,阴极铜在电解槽中慢慢凝聚、蜕变,通过优化流程实现杂质分流,让产品纯度可控。实验室里,光谱检测仪每小时出具数十份报告,全元素分析为每批产品筑牢品质防线。
“我们的A级阴极铜在欧洲市场能卖出非常好的溢价!”商贸总监胡天彪展示了与下游客户的长期供货协议。正是凭借99.995%以上的纯度优势,华刚矿业从一些国际巨头的“备选名单”中脱颖而出,成为重要合作伙伴。2024年,华刚矿业铜、钴产品双双斩获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AA”评级,这棵在非洲大陆成长起来的矿业之花,正以硬核品质的金字招牌在全球矿业版图上展叶抽枝。
优质品牌铜中熔铸合作共赢的“幸福密码”
在品牌建设的深层维度里,“优质品质”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藏在每一次责任践行、每一份价值共享中的温暖力量。对于华刚矿业而言,将“幸福密码”熔铸进一块块优质的“品牌铜”中,镌刻进当地民众的笑容里,才是“SCM”A级阴极铜穿越地域阻隔、直抵人心的核心密码,更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深耕,用责任与担当书写品牌成长的鲜活注脚。
华刚矿业作为中国中铁“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承载主体,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累计在当地修建道路980公里,建筑物构筑物11万平方米,体现了“基建改善民生、矿业回报股东、政企互利共赢、中刚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当地百姓的多方共赢,被南非专家称赞为非洲矿业工业化的成功典范。
“这条路通了,有了跟城里面一样的路面,我们的木薯粉终于能运出去卖了!”今年7月,在刚果(金)卢阿拉巴省,村民马苏轻抚着刚刚铺筑的崭新沥青路面,眼中满是感激与喜悦。这条由华刚矿业投资建设的刚果(金)N1国道古巴-卢布迪段道路,将原本三天的路程缩短至四小时,沿线30多个村庄因此受益。
“我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华刚矿业冶炼车间,32岁的当地员工约翰骄傲地展示工资单。这个曾经靠打零工糊口的年轻人,通过华刚矿业开办的“中文工坊”培训成为技术工人,月薪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在华刚矿业,像约翰这样的刚方员工占比达85%。华刚矿业始终坚持属地化用工,优先聘用当地人,为当地累计创造了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让许多家庭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今年华刚矿业发布的ESG报告显示,华刚矿业在周边社区投资已超1000万美元,向社区交付了学校、医院、供水、农业等15个项目。“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正通过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也让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深入人心。 (王建国 王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