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打印 
 2025年9月28日,黔滇交界的花江峡谷间,跨度1420米、高度625米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一条钢铁长虹横跨天堑。作为主要参建方,中铁宝桥建设者眺望着桥上奔流的车流,眼中闪烁着创造与奋斗的荣光……
从2021年到2025年,在“十四五”的五年中,作为诞生于“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型央企——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宝桥),在中国中铁及中铁工业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为魂,以创新为刃,以奋斗为笔,在山河之间架起国之重器,在数智浪潮中重塑行业标杆,在全球市场上彰显中国力量,书写了“路桥国家队”可歌可泣的新时代华章。
党建领航 文明七冠映初心
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一份《通知》,让中铁宝桥全体干部职工群情振奋——公司再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为中国中铁旗下唯一实现“七连冠”的企业。这份“国字号”殊荣的背后,是公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才能确保企业根深叶茂基业长青。”中铁宝桥主要负责人道出关键。五年间,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健全“第一议题”“第一议题贯彻落实台账”“‘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台账”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内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引领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行稳致远,企业新签合同额连续五年突破百亿元。
在文化思想阵地,“党建文化”进子分公司,“品牌文化”下基层单位,“书记讲党课”进班组、“劳模大宣讲”进工地,推动“三峰党建”品牌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让“开路先锋”精神成为全员共识。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最美宝桥人”“十大劳模”“十佳党员”等评先树模活动,持续激发着员工向上向善的精神动力,构筑起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陕西好人”获得者、道岔分公司组装组员工何良君感慨:“公司大力倡导当好人、做好事、行善举。这样的好风气,让大家干起活儿来有奔头、更有劲头!”
制度建设中,公司厘清党委与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形成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政治优先、德绩并重”,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全面打造“政治牢靠、公道正派、业务精湛、律己严格”干部队伍。基层党建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项目党建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全面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
“守正创新 六廉兴企 品质宝桥 行稳致远”,是中铁宝桥的“六廉”廉洁文化理念。五年来,在中铁宝桥党委领导下,公司纪检工作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强化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监督,突出“一把手”监督,聚焦“关键少数”,一体推进“三不腐”,大力开展“六廉”廉洁文化建设,以高质量纪检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纪律屏障。
国之重器 山河为卷写传奇
“桥的跨度有多长远,宝桥的追求就有多长远。桥的高度有多高,宝桥人的梦想就有多高。”这句话流传在宝桥人嘴里,也印刻在他们心里。“十四五”期间,多项“世界第一”和“中国之最”,在中铁宝桥“造桥铁军”手中不断被改写和刷新。

2025年9月,花江峡谷大桥以“世界第一高桥”之姿通车,中铁宝桥打造的钢桁梁如同钢铁筋骨,撑起625米的净空,一举超北盘江大桥近60米,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吉尼斯世界纪录上,又一次写下了“中铁宝桥”的名字。
而在伶仃洋上,深中通道的“钢铁脊梁”同样出自宝桥工匠之手——1666米跨径的深中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采用全新“工厂预制、整体吊装”技术。它的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联通注入澎湃力量。

长江和黄河之上,造桥奇迹接连上演。今年国庆前夕,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其“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和“世界最大跨公铁两用拱桥”两项世界纪录的背后,是宝桥人打造的13.2万吨钢梁钢结构;2024年深秋,“万里黄河第一桥”安罗黄河特大桥合龙,5.1万吨钢梁将“母亲河最长公路桥”和“我国内陆地区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公路桥梁”的梦想变为现实;在珠江口崖门入海口,中铁宝桥参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的三塔斜拉桥更是创下新纪录,2200米桥长成为世界同类桥梁之最。
截至2025年末,中铁宝桥累计建造大中型钢铁桥梁超1000座,实现了51次飞架长江、29次跨越黄河、25次连通海湾的创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建设工程鲁班奖、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古斯塔夫斯•林德萨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菲迪克杰出项目奖等10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这些钢铁长虹,正是中国桥梁从“跟跑世界”到“并跑世界”再到“领跑世界”的真实写照和生动注脚。
贴地飞行 中国名片耀神州
2021年,在中国中车青岛四方车辆厂内,世界首台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顺利下线,并安全平稳通过中铁宝桥研制的世界首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两个“世界第一”历史性地“邂逅”,瞬间“燃爆”全球300家新闻媒体。同时,这枚新的“速度勋章”,一样见证着中铁宝桥与中国高铁的同频共振。

作为我国“铁道器材研发中心”,公司参与了国内近50%的高铁线路建设。2025年9月,沈白高铁通车,81组宝桥道岔保障“八纵八横”铁路网的延伸;西延高铁联调联试中,100多组道岔助力350公里时速的列车“贴地飞行”,为革命老区振兴赋能提速;杭衢高铁的80余组高速道岔,则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器”……

到“十四五”末,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70%以上,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其中,中铁宝桥研制的20余种、6000多组高速道岔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从京张智能高铁的64组高速道岔到大秦重载铁路的耐磨辙叉,公司产品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新近推出的第三代高锰钢辙叉最高通过量达6亿吨,是传统辙叉产品的2.5倍。2024年,中铁宝桥各种型号铁路辙叉出口量突破4000根,继续稳坐“中国铁路辙叉最大出口商”的宝座。
“宝桥速度”与“中国速度”的交响,飞驰五湖四海,响彻神州大地。
数智转型 老厂蝶变焕新生
2025年4月24日,道岔分公司“数智化工厂”内,中铁宝桥总工程师吉敏廷一声令下,道岔全自动生产线即刻启动。这标志着我国铁路道岔从“制造”迈入“智造”时代,更成为中铁宝桥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数智化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全链条的科技革命。”全程主导“数智化工厂”建设的中铁宝桥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侯映晖介绍。“数智化工厂打破传统布局,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人机料法环测’全要素协同,决策效率提升30%,不良品率下降20%,人力成本节约 40%。”
其实,这样的变革在中铁宝桥早已全面开花——
中铁宝桥辙叉分公司“智能工厂”,聚焦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的高质量、高可靠制造,深度融合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在重载辙叉的精密加工、质量追溯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有力支撑了重载铁路的安全高效运行。
中铁宝桥扬州公司“智能工厂”,通过深度集成设计、生产、物流、管理全链条数据,构建高效协同体系,显著提升了大跨径复杂钢结构桥梁制造的精度、效率与柔性化生产能力,为超级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能化制造保障。
中铁宝桥南京公司“智能工厂”,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实现道岔产品从订单、设计、排产到加工、检测、物流的全过程数字化管控与智能决策,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与生产响应速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铁宝桥“十四五”投资建设的中铁宝桥舟山公司,其“智能工厂”通过结合大型钢桥梁制造特点,运用智能装备与先进管理系统,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了生产过程监控与资源调度智能化水平,以及大型钢结构制造的标准化、精益化与绿色化水平,为未来我国大型钢桥梁建设提供了“新模式”。
中铁宝桥,这个诞生于1966年的老国企,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身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科技突围 自主创新破壁垒
“每一项桥梁和道岔的核心技术,都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中铁宝桥对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不懈追求。
2023年,中铁宝桥与燕山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耐候桥梁钢技术”获河北省科技一等奖,采用该技术建成的拉林铁路藏木特大桥,成为青藏高原上首座免维护、免涂装钢桥,也打破了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国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局面。

2025年初,14根第三代高锰钢辙叉从宝鸡启运欧盟,这是一款专门“量身定制”的“黑科技”产品,首次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拿下欧盟市场“通行证”。在合金钢领域,公司构建起从材料研发到维保的全产业链能力,100%实现国产化替代、自主化生产。桥梁维保新赛道年增收入近1亿元,城轨运维新领域拿下北京、武汉多个重大项目,科技创新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十四五”期间,中铁宝桥累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形成专利集群10项。开发的时速400公里高速道岔打破国外垄断,智能焊接系统使工效提升300%,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技术让桥梁自重减轻20%……这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推动企业新产品贡献率连续三年超过60% 。用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一位专家的话说,“中铁宝桥的产业协同创新,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范式。”
放眼世界 “一带一路”结硕果
2022年7月,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通车,总理普连科维奇紧握中国建设者的手:“你们实现了我们的百年梦想!”这座连接南北领土的桥梁,81个梁段、1.8万吨钢梁钢结构均出自中铁宝桥。

“十四五”期间,“宝桥智造”的足迹遍布37个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好的出行。2024 年,中铁宝桥承制的澳大利亚OHQ项目竣工,近9000 套构件生产创造“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奇迹,让澳方业主惊叹“宝桥速度,不可思议”;2025 年,中铁宝桥参建的马来西亚槟城输电项目斩获“最佳履约奖”,零安全事故的纪录擦亮“中国制造”名片……从中马友谊大桥到中老铁路,从欧盟高锰钢辙叉到澳洲OHQ构件,中铁宝桥海外市场订单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支撑点和利润增长点。
“我们不仅要输出产品,更要输出标准和服务,用一流产品、技术和服务赢得更大的市场。”侯映晖说。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宝桥人用钢铁桥梁搭建合作之桥,让“开路先锋”精神跨越山海,推动“中铁宝桥牌”产品加速出海。
幸福聚力 暖心工程聚人心
“在宝桥,实干者有实惠,奋斗者有奔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铁宝桥辙叉分公司特级技师王英锋的话,道出3000多名干部员工共同的心声。“十四五”期间,中铁宝桥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探索以“三四五”产改工作法为抓手,构筑起全面、全方位的幸福体系,“幸福宝桥”建设家喻户晓、深得人心。
一个暖心的企业,总会让温暖充盈每个人的日常里。在中铁宝桥工匠学院,“系统化+碎片化”教育培训累计覆盖2万人次,三大技能鉴定平台培育出1名中华技能大奖得主、“中铁宝桥杯”技能大赛催生近100名省级技术能手;“新八级工”制度与“58115”津贴体系,让技术工人“干得好、拿得多、有地位”。与此同时,公司推出医疗救助“四大支柱”守护健康,“暖心365”工作法送去四季关怀,员工书屋、心灵驿站成为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温馨港湾……当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当家庭幸福与家国情怀共振,凝聚起的正是中铁宝桥持续前行的不竭动力,让“发展宝桥 幸福员工 奉献社会”的企业理想愈发熠熠生辉。
2025年10月中旬,从中铁宝桥再传捷报: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张靖皋长江大桥首批钢结构件顺利下线,不久之后又一项世界纪录将会诞生,中国桥梁将首次突破2000米跨径大关.......“2026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也是中铁宝桥建企60周年,我们要坚持以党建为根魂、以人才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以实干为根本,不断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铁宝桥主要负责人踌躇满志地表示。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展望更加美好的“十五五”,中铁宝桥征程万里风正劲,未来可期再出发!(蒋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