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五抓五学” 引领青心向党青力为民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1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中国中铁党委迅速行动,统筹部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立足于青年员工占职工总数一半这个实际,党委高度重视青年群体思想教育,大力支持团组织抓好青年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抓策划集中研学、抓融入实地践学、抓合作结对共学、抓建设以行促学、抓成效躬身力学,引领青年员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精心部署抓策划,做到集中研学立起来。除公司党委统一印发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外,责成团委专门印发青年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做到统筹部署、分类实施、一体推进。拓展理论学习内容。除统一学习中央指定的“四本书”外,还为青年推荐《平语近人》《中共历史探微》《北上》《战上海》等易读易通的“小红书”50本。录制党史教育系列评书《工业红色档案》33集,生动讲述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在中铁山桥领导发动工人运动等红色故事。组织青年专班培训。在党委部署支持下,由团委策划组织青年党史学习示范班,公司党委领导亲临开班、结业现场指导,100名团委书记集中到北京大学研学。实施“七个一”学习计划,集中聆听一批党史课程、分组召集一次学习研讨、每天诵读一篇红色家书、精心安排一场实践教学、随机开展一次快问快答、期末分享一堂主题团课、个人撰写一封时空书信,有力提升了青年党史学习成效。开展青年座谈交流。组织员工集中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各级党委领导通过参加青年员工、入职新员工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传达大会精神。各级团组织通过主题团课、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学习4000余场次。举办党史故事宣讲。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联合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职工演讲比赛,党委班子成员出席决赛现场观看演出,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征集党史故事,编印故事集,组织青年参加片区党史故事巡回宣讲。组织《永远的开路先锋——红色故事会》直播展演,让青年成为展演汇报的主角,央视新媒体矩阵传播量超过304万次。

  二、用好资源抓融入,引导实地践学亮起来。中国中铁党委注重将弘扬企业精神与学党史有机融合,深化党史学习成效,部署开展了“理想信念情怀 爱党爱国爱企”主题活动。弘扬开路先锋精神。“七一”前,党委安排、团委组织100名团员青年重走京张线,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张高铁开通运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参观詹天佑纪念馆,观摩青龙桥车站和“人字型”线路,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好各地红色资源。先后组织500余名团员青年在南昌、鄱阳、上海、照金、富平、广州、晋城、遵义等地开展“追寻先烈足迹 恪守初心使命”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实地观摩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习仲勋陵园、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山烈士陵园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强化区域联学共建。注重加强片区团建,增进片区交流,在成都组织西南片区青年沙龙分享会,邀请抗美援朝战地记者为青年生动讲述“钢铁大动脉”故事和抗美援朝精神。组织山西地区青年开展“安全质量守护提升”活动,交流“党员身边无违章”、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建设经验,深入学习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姜春平“挽救16人生命”的事迹。组织贵州地区青年“认知大数据”,集中观摩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截至目前,中国中铁共青团系统累计开展实地践学活动5500余场次。

  三、企校共建抓合作,力促结对共学走起来。以企校青年发展共建活动为抓手,推进企校双方在学生就业、岗位实习、志愿服务、科技攻关等方面深度融合。支持企校青年共建互利。中国中铁团委与山东大学团委成立企校青年联合会,公司党委委派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见证合作共建协议签订,设立企校代表联络处,推动2021“4+N”行动计划实施,目前已完成3项任务。及时听取团委与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团委联系情况,并与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了深入沟通,协商下一步合作共建计划。推动深化企校共建成果。积极倡导加强企校共建联系,中铁四局、二院、物贸等单位团委积极参与高校招聘推介,中铁五局与中南大学联合设立“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中铁二局团委与西南交通大学团委开展青年合作交流座谈会,中铁十局团委与山大土建学院团委联合开展工程项目观摩学习,中铁上海局团委与同济大学团委开展参观联建活动,中铁隧道局团委承接“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上下联动、立体推进的企校共建格局初步形成。支持“扬帆计划”落地实施。积极支持人力资源部门、团组织联合接收大学生到岗实习,主动对接团中央“扬帆计划”央企实习项目,协调开放企业实习岗位300余个,提供实习名额1000余名,成为团中央推介的第一家中央企业。截至目前,累计接收到岗学生100余名,为企业延揽优质人才奠定基础。

  四、聚焦主责抓建设,推动以行促学实起来。中国中铁党委始终引导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强调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在党建带团建、造福青年、服务企业方面提高建设成效。着力加强党建带团建。中国中铁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国资委党委要求,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并印发《中国中铁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团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不折不扣落实。中国中铁团委书记、副书记分别按照党委职能部门正副职待遇配备,并从带思想、带组织、带队伍、带作用发挥等方面对共青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责成党建工作部等党委部门深入基层调研党建带团建落实情况。推动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中国中铁党委明确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首期推出十项惠民利民措施,开展精准服务。各级团组织负责人建立直接联系青年微信工作群1800余个,每名团干部直接联系10—20名青年,总计联系32474人,梳理问题清单2962项,协调解决2042项。支持团组织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激发青年活力,中国中铁青年原创歌曲《先锋青年》受到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点赞,青年原创的《Come on二铁青年》《踏歌行》《青春不散场》等歌曲广受好评、广泛传唱。倾力解决单身青年婚恋难问题,鼓励支持团组织协调资源,联合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央企、医院、学校、媒体等优质资源,开展两次线上大型互动联谊,2000余名单身青年参与。与国家电网、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联合开展线下联谊活动,有100多名青年参加。各级团组织累计开展各类联谊活动600多场次,参与青年超过1万人次。积极支持青年典型选树,中国中铁有2个青年集体、1名青年个人荣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为历年来最多,并在中国中铁“七一”表彰大会上进行隆重表彰。有4名青年入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报省部级及以上荣誉青年典型108人,在中国中铁范围内首次开展“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此外,还通过导师带徒、海外青年家属慰问、选派优秀青年挂职锻炼等方式,努力为青年成长搭建平台,赢得青年信赖。引导团组织融入中心促发展。支持团组织深入推进“千元节支 万元创效”青年岗位达标竞赛,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节支创效减亏总额接近3亿元。聚焦技能报国,培育大国工匠,举办中国中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20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测量员项目决赛。支持团员青年广泛开展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活动,助力企业安全生产与质量提升。中铁大桥局青年主持的“全新一代超级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项目成功入围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总决赛。

  五、组织动员抓成效,实现躬身力学挺起来。在大战大考中彰显担当,在奉献爱心中躬身入局,是检验广大团员青年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生动体现。在疫情防控中力行力学。引导青年争做疫情防控急先锋,号令团组织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社区服务、应急设施建设等工作。中铁二局、六局等单位青年突击队驰援河北石家庄、正定集中隔离点建设。中铁五局、九局、十局、隧道局等单位青年帮助南京、广州等地社区居民登记核酸检测信息,协助医护人员开展防疫工作。中铁四局、建工等单位青年突击队助力南京等地疫情防控方舱设施建设。中海外、中铁国际等单位海外青年积极协助“春苗行动”实施,全力参与海外疫情防控,受到我驻玻利维亚大使馆等明电表彰。在抢险救灾中力行力学。郑州特大暴雨袭来,中国中铁党委及时听取团委汇报,当天便在青年群体中发出倡议书,紧急号召郑州地区“号手岗队”即刻行动,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地处郑州的中铁七局先后组建21个青年突击队,派出256名青年参与解救群众、淤泥清理、积水清理等工作。中铁一局郑州市政控制节点11标项目青年劳务工袁格兵在京广北路隧道成功解救50多人的事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采访报道,受到全网点赞好评,有力展现了中国中铁青年品格风采。在全国多地出现的暴雨洪灾面前,随处可见中国中铁青年突击队的身影,青年群体真正做到了让党放心。在志愿服务中力行力学。支持团员青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彰显品格。团委构建“千人百团”志愿服务体系,使志愿服务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力度、有温情。深入开展“五彩梦想”接力行动,完成三季“微心愿”征集和兑现,为410多名贫困乡村儿童送去温暖。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河小青”护水等美丽中国建设行动。高考期间,先后组织4000余名青年志愿者上街提供保障服务,助力高考顺利举行。此外,广大青年志愿者还通过助老助残、帮小解困、自愿献血等方式,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中国中铁党委注重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大力支持团组织开展各方面工作,引领青年群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奋斗有为、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展现中国中铁青年风采,有力弘扬了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