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中铁各级团组织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组织青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为社会公众、企业员工贡献青春正能量。
响应家中急事 让在外职工安心
9月16日深夜,面对高烧哭闹不已的儿子,李配芬急得满头大汗。她想带儿子去医院,但丈夫因工作出差,远在外地,自己又膝盖受伤,实在无法抱着二十多斤重的胖小子去挂号、拿药。正着急无措时,她想到了公司青年志愿服务队,赶紧拨通了他们的电话:“小朱,可以来一趟我家吗?我需要你的帮助。”“姐,马上到!”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瞬间让她安心了许多。在小朱的帮助下,儿子顺利就医治疗,开始逐渐好转。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铁工业环境公司针对员工因工作无法兼顾家庭急事的问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由青年志愿者为员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让员工更安心工作、更舒心生活。
目前,已成立3支青年志愿服务队,50余名青年参与其中。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以及服务内容,让所有员工有什么诉求尽管提,有什么困难随时说。同时,还开通了热线电话,24小时接受员工求助;建立微信群,方便志愿者之间互相联系、沟通,跟进处理进度。
青年志愿者朱荟珺介绍说:“我们所有青年志愿者在接到求助电话时,及时响应,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不能立即提供帮助则第一时间在微信群联系其他志愿者,并持续跟踪,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公司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亲戚朋友基本不在本地,我们利用一点个人时间,能帮助同事解决一些生活上的急事、难事,让大家在公司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觉得非常值得。”青年志愿者易日成说。
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成立解决了员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真正打通了为员工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让员工在外工作更安心。活动开展以来,共接到6条求助电话,均得到妥善处理。
紧扣中秋佳节 走进社区献爱心
“节日好,爷爷!”
9月14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铁八局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常规1标项目部携手重庆市渝北区羽裳路社区、锦屏路社区、重庆市特警总队第七支队联合举办了“庆中秋迎国庆 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当日上午,项目部的青年员工、社区工作人员及特警支队一行来到新东方烹饪学院,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各式各样精美的月饼、饼干,随后将烘焙成熟的月饼等劳动成果带进社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空巢老人。
一行人员将慰问品和自己亲手制作的点心送到老人手中,并与他们聊天。“你们中铁八局的,又给我们修地铁,每逢节日又来看我们,真是太热心了!”杨大爷说。杨大爷的老母亲九十多岁了,瘫痪在床多年,大家的关怀和祝福,让杨大爷非常感动。
“或许是因为年轻,缺少对老人的理解,我们无法体会和感受那暮年的孤独,但是越是走近他们,越能感受到自己作为党员心中的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召唤自己。”“是啊,空巢老人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慰问结束后,项目部青年员工和社区工作人员感叹道。
助力边境核检 外防输入更放心
“紧急通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需要征集一批社会车辆及志愿者,配合完成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在接到云南普洱市江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后,中铁开投所属勐绿高速指挥部党工委、团工委以“最快的速度、高标准高效率”在各项目部紧急组织60余名青年志愿者、10余辆志愿服务车辆配合地方政府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83公里,是云南省唯一与老挝、越南两国同时接壤的县城,人员流动较为复杂。
“在这个非常时期要接触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我也害怕,但是为了守好‘国门’守住这道防线,我们应该站出来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中铁青年志愿者刘堃说到。
志愿者们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协调调度下,积极开展排查登记、体温监测、秩序维护、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不畏高温,逆行出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保障边境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在全体医护人员及青年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比预计时间提前15个小时,完成了江城县9万多人及勐绿高速江城段各项目部3600余人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中铁开投勐绿高速指挥部党工委负责人介绍说:“勐绿高速地处中老越三国交界处,疫情防控难度大,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成立了6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在接到地方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求助电话后,我们第一时间响应,及时提供帮助,为边境疫情防控和项目安全生产又加上了一把‘安全锁’。在此过程中,广泛发动了员工,以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传递青春正能量,彰显央企服务地方、奉献社会的文明底色。”